浪漫主义的现实“突围” ——教育视角下《平

来源:教育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教育是社会再生产手段"的观点来看,《平凡的世界》对以孙少平为代表的一代年轻人教育经历的书写,不仅展示了改革初期乡村教育中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对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也将

从"教育是社会再生产手段"的观点来看,《平凡的世界》对以孙少平为代表的一代年轻人教育经历的书写,不仅展示了改革初期乡村教育中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对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也将家庭背景这一重要因素摆到台前。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孙少平形成了"混合型的新人气质"。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孙少平依然选择相信知识和劳动的价值,以个体能动性对抗历史局限性。这一选择展示了作家路遥的现实主义态度:以浪漫主义突围"现实主义",坚持"艺术的眼光高于历史真实"。

文章来源:《教育评论》 网址: http://www.jyplzzs.cn/qikandaodu/2020/1217/434.html



上一篇:亲,一起来玩段子,给平淡生活加点儿料!
下一篇:旷野上的呐喊 ——教育主体缺失的危机与鲁迅

教育评论投稿 | 教育评论编辑部| 教育评论版面费 | 教育评论论文发表 | 教育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教育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