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上的呐喊 ——教育主体缺失的危机与鲁迅

来源:教育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1918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提出"救救孩子",到1927年深感"救救孩子"之无效与无力,这一期间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从教育当局、学校、教师及家长等四个方面

从1918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提出"救救孩子",到1927年深感"救救孩子"之无效与无力,这一期间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从教育当局、学校、教师及家长等四个方面,分析鲁迅对教育问题的批评。认为教育主体的缺失,教育者的普遍不称职,教育界的堕落是造成鲁迅"救救孩子"理想逐渐失落的主要原因。

文章来源:《教育评论》 网址: http://www.jyplzzs.cn/qikandaodu/2020/1217/435.html



上一篇:浪漫主义的现实“突围” ——教育视角下《平
下一篇:教育的奢侈

教育评论投稿 | 教育评论编辑部| 教育评论版面费 | 教育评论论文发表 | 教育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教育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