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流浪地球英文报道研究(5)

来源:教育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批评的声音占13.1%,一是认为视觉效果没能与故事、情感很好地融为一体,虽然刺激,但实际意义不大,接二连三的混乱场面“缺乏现实基础”;“冰块坠

批评的声音占13.1%,一是认为视觉效果没能与故事、情感很好地融为一体,虽然刺激,但实际意义不大,接二连三的混乱场面“缺乏现实基础”;“冰块坠落、行星冲撞、无数的宇宙碎片”,只是“增加影片预算”①David Ehrlich,‘"The Wandering Earth’Review:The$700Million Grossing Chinese Blockbuster Now on Netflix Is Unwatchable", on June 1,2019.。最尖锐的批评来自《斯坦福日报》,该报道指出影片的“场景、节奏和视觉设计看起来极其熟悉”,具体而言,“地下城像改建的《环太平洋》场景,冰封的地球直接来源于《后天》,地球战士穿着《极乐空间》或《明天边缘》中机器人的外衣,在太空中,可怜的宇航员必须像在《地心引力》中那样在太空站之外碰撞,甚至有一台善良的AI电脑,红眼睛闪闪发光。”所以电影“连最佳科幻电影的混合之作都称不上,远不是什么标志性的成功②Daniel Wu,‘"The Wandering Earth’Makes a Small Step for Chinese Sci -fi", -chinese-sci-fi/,accessed on June 1,2019.”。

3.对比与影响

表3 与好莱坞相关语义域的部分特征表达及其分布images/BZ_83_258_854_2217_921.png与好莱坞影片比较差距、模仿达到新意images/BZ_83_258_1192_2217_1258.png17 16 11 44 38.6%36.4%25%100%主导地位1635.6%好莱坞的国际地位 受到挑战依然存在差距;好莱坞的桥段用于中国化的故事达到甚至超过;与好莱坞太空史诗影片媲美;一样成功故事不同于好莱坞;不同于个人英雄主义;新视角小计好莱坞主导;设定标准;占据中国科幻市场;观众习惯了好莱坞大片面临竞争;地位不稳;中国是下个“新好莱坞”;观众对好莱坞失去兴趣小计29 45 64.4%100%

表3显示,语料中Hollywood一词共出现110次,其中94次与《流浪地球》或中国相关,包含两个类别,其一是与好莱坞影片的比较(49次);其二是好莱坞在电影行业的地位(45次%的评论认为,与好莱坞影片相比较,《流浪地球》还存在一定差距;但36.4%的评论则指出,整体上可以与好莱坞的太空史诗影片媲美,视觉效果毫不逊色;25%的评论则认可影片融入的儒家文化和东方视角,因而特色鲜明(25%)。也有评论提到(5次),该片制作预算只有5 000万美元,按照好莱坞的标准仅为中等投入,体现了在制作成本上的绝对优势。

《流浪地球》的成功无疑让好莱坞感到了威胁。相关语料一方面强调好莱坞过去和现在的地位(35.6%):一直都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的主导者、引领者和标准制定者;另一方面凸显《流浪地球》对其构成的挑战(64.4%):在同一档期上映的好莱坞影片没有一部超过该片,中国观众们逐渐对美国大片反应冷淡、失去兴趣,中国将成为下一个好莱坞,如果“中国自己能够制作这样的影片,就不需要再进口那么多好莱坞影片”,这让人感到可怕③Scott Mendelson:"Box Office:'The Wandering Earth'Is China's First Big -Budget Sci-Fi Blockbuster", -office-the -wandering -earth-is -chinas -first-big-budget-sci-fi-blockbuster/#36ba11d454c2,accessed on March 1,2019.。

四、讨 论

(一)影片的类型

《流浪地球》整体获得了外媒积极的评价,这与电影的类型及题材相关。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影片讲述了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关乎全世界人类未来共同的命运,因而能够引发不同语言、民族、文化背景的观影者们普遍的兴趣。在创作理念上,《流浪地球》原作者刘慈欣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以宏大的宇宙视角思考地球这一小小星球在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的沉浮。“作为一个科幻小说作者,我倾向于把全人类看作一个整体。在科幻文学的潜意识中,人类就是一个人。”①刘慈欣《: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281页。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生存的索取最终会导致地球内部的平衡被打破,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而需要在外太空寻找新的家园。这样的视野超越了政治目的和功利主义的要求,超越国家与民族“小我”,以“全世界人类共同命运”为书写对象,因而具有宏大气魄和胸怀②李广益《:中国转向外在: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8期,第48-61页。。

事实上,科幻电影一直都是好莱坞推向国际市场最重要的影片类型,也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类型。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票房最高的五部影片分别是《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阿凡达》《黑豹》和《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③"Top Lifetime Grosses", on June 1,2019.,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科幻片。美国大片的长期主题是科学,外星人入侵,灾难,太空旅行,恐怖和超级英雄。这一现象并非偶然,首先这样的影片建立于想象空间,可避免因地域、场景等文化特质而导致的隔阂感;其二,这些大片一般故事简单,主要通过动作、画面,而非对话或逻辑推理,推动情节发展,可以极大地降低观众的认知负担;其三,科幻片场景宏大、视效逼真,会把人带离现实,进入前所未见的虚幻世界,获得震撼人心的感官刺激。《流浪地球》之所以获得广泛认可,主要原因之一是视觉效果出色,因为在各类评论中,对视效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最高(80%)。

文章来源:《教育评论》 网址: http://www.jyplzzs.cn/qikandaodu/2021/0627/1101.html



上一篇:论语中的成语
下一篇:语言教师测评素养的引路之作外语教师测试手册

教育评论投稿 | 教育评论编辑部| 教育评论版面费 | 教育评论论文发表 | 教育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教育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