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流浪地球英文报道研究(7)

来源:教育评论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与好莱坞的影片比较 好莱坞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非常不安,相关语料有64.4%提到了影片对其构成的挑战。中国电影市场总量不断增长,2014年至2018年

(四)与好莱坞的影片比较

好莱坞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非常不安,相关语料有64.4%提到了影片对其构成的挑战。中国电影市场总量不断增长,2014年至2018年,票房收入从42.8亿美元增长至88.3亿美元,翻了一倍多;而美国票房虽然基数很高,但增幅有限,同一时期仅从102.3亿美元增长至118亿美元。就在《流浪地球》发行的2019年,美国票房收入为112.6亿美元,中国为93亿美元,由此推断,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只是时间问题。此外,好莱坞在中国的影响力整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中国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5部为好莱坞大片,2018年为4部,2019年为2部;相应地,好莱坞影片在中国票房的占比也从2014年的46%,降至2018年的39%及2019年的36%④Rebecca Davis,"China’s Box Officeit Neweights in 2019,asollywood’s Share Shrank", -avengers-/,accessed on March 1,2019.。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类硬科幻大片一直是全球票房的垄断者,也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展现软实力的重要渠道。《流浪地球》的出现让好莱坞非常警觉,该片在中国的票房(6.9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复仇者联盟4:终极之战》(6.1亿美元))但制作成本仅为后者(5亿美元)的十分之一。尽管影片在技术上与好莱坞尚存在差距,但视觉效果颇给人惊艳之感;而且对已经厌倦好莱坞套路的观众来说,其东方视角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这些都令好莱坞担心在中国市场失去竞争优势,甚至动摇自身在全球娱乐市场的霸主地位。

尽管如此,中国科幻电影的长期发展还有赖于多方的努力。《流浪地球》的成功得益于刘慈欣对未来世界的宏伟创设,郭帆团队四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中国观众对本土科幻大片的期待和支持,以及全球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审美疲劳,但影片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尤其是过度煽情、人物单薄、英文字幕翻译令人费解等。依赖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可以产出一部科幻佳作,但如果要提升整个科幻电影产业的水平,就不能单靠一两个作家或导演零星的作品。在这方面,好莱坞有着绝对的优势,那里聚集着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电影专业人士,仅科幻片导演就有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罗兰·艾默里奇、乔斯·韦登、阿方索·卡隆等,不一而足,这些导演很多同时还兼任编剧、制片人,这是好莱坞百年积淀的结果。目前全球票房最高的20部影片均出自好莱坞,所以,郭帆曾说过“科幻片离《阿凡达》的差距将近10年,跟《星际穿越》的差距会更大”⑤搜狐网《:专访《流浪地球》郭帆:除了“土法特效”和人海战术,他还靠什么追逐好莱坞?》(2019年2月8日发布),

五、结 论

外媒报道集中于《流浪地球》所取得的商业成就以及对中国电影工业的开创意义,肯定了影片制作中体现的工匠精神。各类英文评论对故事情节褒贬各半;对主题意义则肯定为主;认为影片最大的亮点在视觉效果,最大的不足集中于角色塑造。多数报道认为,影片以中等的投入,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有模仿好莱坞之嫌,但视效逼真,角度独特,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对好莱坞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首先要把握国内市场,发挥本土优势。中国很快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且不存在语言和文化障碍,更容易获得本国观众的支持和认可,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自2015—2019年中国的票房冠军均为国产影片(《捉妖记》《美人鱼》《战狼2》《红海行动》《哪吒之魔童降世》),充分说明了国产影片对本国观众的号召力。而且,只有在国内市场首先产生影响力,才有可能赢得国际市场的关注,获得对外合作机会。本次外媒对《流浪地球》的报道无一例外都提及票房的成功,这也是促使网飞购买线上版权的直接原因。

另外,未来中国的科幻影片如果要走向世界,需融入更多元的国际化视角。首先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问题。电影必须传递全人类共同的经验和感受,但是在形式上又要具有文化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即:故事本身能够反映人类共同面临的冲突、坚守的信念等,但是每个场景和人物都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或身份特征①McKee R.,"Story:Style,Structure,Substance,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p.4.。在这方面《,流浪地球》因场景、角色欠多样化,尤其是对美国观众有所忽略而被诟病。此外,推向国际市场的影片要尽可能多采用动作、视效推动情节,简化语言表达,字幕翻译注重信息对等,便于外国观众理解领会。这些都有赖于电影工作者、作家、文化研究者、语言学家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文章来源:《教育评论》 网址: http://www.jyplzzs.cn/qikandaodu/2021/0627/1101.html



上一篇:论语中的成语
下一篇:语言教师测评素养的引路之作外语教师测试手册

教育评论投稿 | 教育评论编辑部| 教育评论版面费 | 教育评论论文发表 | 教育评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教育评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